近日,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非洲粘虫体内发现了3个partiti-like新病毒,并首次解析了partitivirus病毒与入侵草地贪夜蛾的互作关系。该研究为探索通过病毒寄主转移实现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据该研究的主要完成者徐蓬军博士介绍,自然界中病毒的寄主转移现象很少发生,一旦发生,通常因新寄主缺少相关防御系统而造成严重后果,例如禽流感、SARS、登革热等病毒寄主转移后,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草地贪夜蛾在内的灰翅夜蛾属成员多数是重要农业害虫,以其作为模型研究病毒寄主转移,从而探究害虫防治的新策略,对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测序技术(NGS),发现partitivirus病毒与其原始寄主非洲粘虫存在有条件互利共生关系,但对转移寄主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发展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治新策略:利用NGS发现新病毒,通过人为帮助病毒完成寄主转移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
该研究得到了英国皇家学会中英信托基金、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和草地贪夜蛾联合攻关重大科技任务等项目的资助。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PLoS Pathogenes)》,中国农科院烟草所徐蓬军博士为第一作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吴孔明院士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Kenneth Wilson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8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