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身在湖北襄阳老家休假的他,发挥科研工作者的优势,主动请缨担当志愿者,提建议、搞宣传,帮助村委科学防控疫情;心系试验基地的他,始终牵挂那里的试验,常常为解决一个问题而彻夜不眠。这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的孟霖,虽身在疫区却心系群众、心系工作,以实干担当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以敬业奉献传承着烟草所人的时代精神。
身在湖北 协助村委科学防“疫”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湖北疫情爆发后,孟霖第一时间找到家乡襄阳市襄州区杨刘村的支部书记杨建德,主动请缨做一名志愿者。他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信息收集、分析归纳等方面的优势,在1月21日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消息后,立刻通宵达旦搜集整理17年前抗击“非典”的相关资料,完成一份简单的“综述”交给杨书记,并就防控措施与村支部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务必高度重视、严防交叉传染的共识。
适度交通管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可村里人逛街、串门、拉家常早已成为习惯,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量更是大大增加。村干部劝说大家尽量不出门、不出村反而受到很多冷言冷语的回怼。为消除大家的抵触情绪,孟霖积极配合村两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新冠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严重后果和预防方式等详细地讲给村民听,邻居们都说:“孟家老三可是咱村里的第一个博士,有文化着呢,咱得听他的,老实回家待着去。”
疫情防控期间,村民分散在各家各户,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孟霖与村支部沟通后,充分利用微信群,就该病毒的传播特性、发病症状、预防方法、口罩的种类及佩戴方式、消毒剂使用方法等及时进行科普,同时就网络流传的谣言及时辟谣,第一时间把科学准确的信息输送到村民手中,给疫情中担忧、恐慌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真正做到一个“农科人”稳定一方百姓心。
心系基地 遥控解决技术难题
“感谢组织关心,我和家人身体都好,就是着急的睡不着,宣城基地还有好多特种作物试验任务等着我,咱做农业研究的,错过一季就是一年啊…”在接到王元英所长的慰问电话时,孟霖说得都是对基地试验的担忧。
成果转化处许立峰处长介绍,“我在查看宣城基地远程控制系统的时候,发现有些控制参数在凌晨一两点还在调试,这套控制系统只有我和孟博士有账号,一定是他在老家还时刻关注着实验室的作物生长情况。”原来,大年初一,孟霖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发现宣城基地温室内使用新型栽培方式种植的特种作物有异样,随即联系值班人员前往拍照、取样保存、远程诊断,并第一时间向部门负责人做了汇报。正月初四一大早,他接通了许立峰的微信视频,顶着黑眼圈兴奋的展示着自己的小发明:“我找到原因了,还是那个多年来无土栽培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我这个小发明就可以解决……”。原来,这个爱较劲的年轻人发现问题后,几宿没好好休息,在老家没白没黑查资料、做试验,终于找到了问题症结,通过远程在线方式又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
试验基地的工作性质使得孟霖常年在外出差,因疫情防控需要,近期他能够更多地留在家中,他非常珍惜这段时光,除了陪伴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之外,他还静下心来将宣城基地近年来开展的特种作物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拟定下一步工作方案。同时,他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开发了农业研究(或生产)单元的综合管理提升信息系统。
“疫情期间,院里成立了湖北地区临时党支部,所领导和同事们也经常关心我、鼓励我。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自己充满电,拉满弓,导好航,只待疫情结束像‘巨浪-3’一样发射,为烟草所转型创新发展、为功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孟霖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