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全国新增农业硕士授权单位管理干部培训实践教学活动在西昌烟草科技小院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37所高校的70余位领导专家深入大凉山腹地,实地考察高原特色农业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在专题汇报环节,科技小院负责人陈常瑜系统介绍了小院自2022年成立以来的建设历程,小院专家体系及研究生入住情况,重点阐释了“理论授课+驻点实践+成果转化”三段式育人模式,分享了通过常驻专家带教、研究生驻点等方式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实践经验。该模式已累计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20余名,技术辐射面积突破10万亩。
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烟草多功能利用温室、小麦高产示范及粮烟融合品种选育等试验田、土壤长期定位试验、微生物菌剂中试车间、四川植烟土壤剖面展室、“三图一品一标”工程陈列馆等教学科研场所。小院樊高琼教授现场展示了小院小麦高产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田中蜀麦830、蜀麦1963表现,亩产有望突破800kg,为高寒山区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方案。小院肖鑫等10余名研究生分享了土壤健康保育、烟草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合成底盘构建、粮烟融合小麦品种选育等科研进展及与烟农互相成长的故事。
作为五方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西昌烟草科技小院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市政府、西昌学院联合建设,现已形成四大核心功能:西南烟草遗传育种平台、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中心、高原特色作物育种基地、粮食作物示范基地。目前入驻的28名师生来自中国农科院烟草所、四川农大等6所院校,年均驻点时间超180天。针对凉山烟区实际需求,小院建立了产业专家团与研究生服务队的联动机制,开展烟农培训、科普活动、现场教学等100余场次,研发推广水肥精准调控、灵菌红素、烟油轮作、烟麦轮作等8项实用技术,在越西、会东县市推广粮烟融合示范展示超10万亩。
小院构建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建设提供了创新样板。烟草所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把论文写在产业链上”的实践做法让参会专家表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