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移青岛二十周年改革发展纪实(团队故事篇 一)
编者按:2024年是烟草所科研主体战略转移青岛二十周年,也是吹响在青州再出发再创业号角、启动潍坊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开局之年。经过二十年的蓄力积淀,烟草所在学科布局调整、科技创新水平、技术产品储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备了科技赋能潍坊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和条件基础。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烟草所组织策划了战略转移青岛二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愿全所职工不忘来时路、整装再出发,以昂扬的斗志,共创烟草所美好明天!
“植”此青绿,逐梦烟田
——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战略转移青岛20周年故事
1958年,烟草所在青州成立。2004年,烟草所战略转移青岛。历经一代代烟草所人的艰苦奋斗,烟草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4创新发展开启新征程之际,特以团队此文献礼研究所战略转移青岛20周年。
序言 行业“植保诺奖”从这里诞生
2016年2月15日,春节后开班第二天,陆陆续续来到的同事们已经着手开始一天的工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秘而不宣的默契,直到有人说了一句“国家局网站正式公布了”,气氛像被火柴引燃的木屑,如同新春的欢喜,迅速弥散开来。团队牵头组织全国35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全国23个植烟省份共同实施的“全国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2010-2014)”项目获中国烟草总公司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也是自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农业类特等奖。
至此,作为1958年研究所筹建时首批设立的三个技术研究团队之一的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圆满献上2004年研究所战略转移青岛的首个十年之礼。
为什么出发?
2004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装载完毕的植保车队于傍晚从青州所区出发,恰好赶在了次日拥抱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刻达到青岛所部。装载的是前辈们的期望和嘱托,拥抱的是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当时你们做实验是在哪里?”在战略转移20周年之际,团队组织的承启“青州所区再出发”号角的活动中,当重新回到20年前的办公室,被问起时竟有些记忆模糊。是的,破局不易。所有从零到一,除了战略正确,还有战略之下的策略与执行,两者之间,是对现实的清晰研判和认识。
2021年起,依托中心建立的“烟草行业烟草病虫害监测与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获得稳定支持,连续支持5年,至此,中心平台建设实现升级跨越。“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做实验了”。此前,1998年,以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作为中心站的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建立,在指导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提高烟草病虫害综合治理整体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发展至今的25年里,从一只铅笔到智能网络系统,从一块黄板到一束光谱,从一张铅印的纸到一个公众号,经过不断的转型升级,测报系统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2018年依托中心建立“中加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联合实验室”,在团队不断寻求向内向外的发展中,打开了面向世界一流的一个视角。
在三大平台的加持支撑下,20年来,团队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不断结合发展需要,优化学科设置,从最初的病原生物、生物防治、监测预警、农药残留等4大研究方向,细化为病害、病毒、昆虫、线虫、真菌、细菌、农药等7个研究方向;依托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实施“3525”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工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牵头主办“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农业发展论坛、先后赴俄罗斯、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主动与国内植保学科院士团队、农科院兄弟单位、双一流高校学科团队进行交流;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第三届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团队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迭代升级的夜蛾类害虫诱捕器;防控叶斑及根茎类病害双载/三元纳米农药;自走式智能喷药机器人;病毒防控免疫诱抗剂…”在研究所创新发展65周年成果展的活动现场,正在解说着团队的明星产品。2022年,团队获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优秀团队,加大产业化应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积极拓展向大农业技术服务和产品输出的能力,也一直是团队不懈坚守的使命和责任。
近年来,团队构建了“烟油、烟粮”绿色防控一体化推进新模式,形成了烟区农业病虫害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打造了烟区农业“绿色低碳、轻简高效、数字智能”的全程绿色生产链。依托粮烟融合绿色防控协同推进模式,打破空间、作物和学科界限,引领烟区农业生产全过程绿色生态,保障烟区绿色发展,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以行业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共同启动打开团队战略转移青岛创新发展再十年序章。
“植”此青绿
2015年,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承担了烟草行业“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大专项顶层设计,并组织完成了实施方案的起草。201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批准该重大专项启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作为重大专项技术依托单位,联合行业内外各单位,按照“行业一盘棋”组织实施。同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启动,以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为班底组建的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入选。
绘农田更绿底色,挥毫泼墨,蕴染开来。
“十三五”期间,基本构建起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模式。
“十四五”开局之初,团队着力于从烟叶生产实践中挖掘突破口,围绕烟草病虫害防控重大关键性问题系统攻关,形成了绿色防控10大技术,涵盖病原快检、智能测报、理化诱控、天敌昆虫、免疫诱抗、微生态调控、生防制剂、生态修复、精准施药等,进一步夯实了“天敌立体防控烟草虫害、生防菌剂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烟草病害”技术体系,基本实现烟草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块化。以10大技术为依托,创制了绿色防控系列产品,包括天敌昆虫、蓟马引诱剂、灵菌红素、生防菌剂、病原物快检卡和施药器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
“十四五”跨越发展期(2021年-至今),团队瞄准国际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实施重点突破,在纳米农药精准靶向防控、手性农药杀菌剂立体选择降解应用、微生物群落演替与微生态调控等领域率先发力,先后在《Nature Catalysi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国际顶级或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绿色防控科技创新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2项,科技部外引专家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
2022年团队获评烟草行业“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
“从烟草病毒侵染机理寻找切入点,利用病毒侵染密切相关的分子伴侣蛋白HSP70-2泛素化作为天然免疫激活靶点进行药物筛选,首创了灵菌红素免疫诱抗剂,返回去,建立了其根系灌施适用技术,通过根系灌施技术,再进一步验证其侵染机理”,团队首席科学家杨金广研究员正介绍着研发思路,这项病毒课题组逆向开发,实现了从“理论-技术-产品-应用”一体化贯通的关键技术产品。“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创新思路”,他继续说到,“聚焦基础理论,实现机制机理突破;聚焦核心技术,实现技术智能、轻简、实用、高效;聚焦产品创制,实现自主掌控;聚焦体系建设,实现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植”此青绿,一群描绘青山绿水画卷的植保人缓缓走来。
高山之上各自独立,土地之下根系相连
2023年12月29日,一场特殊的党课座谈会进行中,团队资深首席、烟草行业植保专业学科带头人王凤龙研究员光荣退休,“共植一棵树”的仪式上,团队现任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个人杨金广研究员庄重的接过指挥棒,和全体团队成员一起接续书写“敬业奉献、敢于担当、锐意进取、薪火相传”的植保人精神。
和而不同,守正创新。
团队鼓励个性,尊重独立,崇尚“协作、共享、贡献”的团队精神。积极打造平等、宽松、和谐、卓越的科研和成长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并为之努力,通过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工程设立探索性的自主选题研究,以及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为成员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多年来,人才引育双发力,培养多位优秀人才成为团队乃至研究所中坚科研和管理力量,其中,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4人,烟草行业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1人,院青年英才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所级人才3人,团队级引进人才3人;多人获得青岛市青年科技奖、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中国烟草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团队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集体、多次获得烟草所标兵单位;团队党支部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强”党支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多个荣誉称号。
七八月的烟田,绿色与金黄在炙热的阳光里辉映。“采回去分离鉴定一下,看是否是新发病害”;“这个调查点的第5年数据终于查完了,接着直了直酸了的腰”;“嘘,那个飘虫正在产卵”。清风拂过的烟株整齐的摇摆,顺着烟株摇摆的方向望去,一片田,一群人,一簇虫语花香。
“泥土味,可真喜欢这个科学研究的泥土味”。每个团队成员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的责任和坚守,也正是团队传承和发扬的未来力量。
结语 使命不止
当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总动员、总部署。中国农科院提出了结合全院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实际,贯彻好全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研究所发出青州所区再出发号角。团队也必将信心坚定的向着二十周年号声吹响的方向,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勇攀高峰、顽强拼搏,再创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