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农业农村部设立的国家农业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先后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和农业农村部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所党委连续被评为中国农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所现已成为高素质人才集中、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突出、学科领域特色鲜明、科研支撑体系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有力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2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5人,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76人;具有博士学位108人,硕士学位6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中青年突贡专家3人,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烟草行业学科带头人2人,中国农科院“农科英才”5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78人,年度在读研究生150余人。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常年在站博士后20余人。2013年,研究所整体纳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并组建成立了7支科技创新团队。
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建所60多年来,研究所始终牢记国家队使命担当,在引领行业科技创新方向、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烟草单倍体育种、种间体细胞融合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完成了全国烟草病虫害调查、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等一系列重大基础科研工作,参与构建了烟草全基因组图谱,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烟草突变体材料库,初步建成了全国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牵头构建了全国烟草品种区域试验网络、病虫害测报网络,建立了覆盖全国烟区的服务“三农”支撑体系。建所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23项,育成烟草新品种54个,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12项,授权专利414件,出版科技专著75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 余篇。
建有系统完善的科研支撑体系。建有国家烟草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烟草行业烟草病虫害监测与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烟草行业烟草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青岛市滨海盐碱地资源挖掘与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等21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中美植物衰老联合实验室、中加烟草病虫害监测与综合治理联合实验室、中英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联合实验室、青岛中俄未来农业研究院、中美合成生物学合作研究平台5个国际合作平台。拥有科研、实验用房(楼)等总建筑面积约40000 m2,专用科研仪器设备1300余台(套)。构建起以青岛所部为中心,青州所区、青岛试验基地、西南试验基地、宣城试验基地为支撑的“一所五地”发展布局。
配套与现代院所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聚焦世界一流现代院所建设目标,扎实推进现代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力实施“人才强所”战略,系统推进“四横四纵”人才体系建设,建立起保障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在科技创新工程经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基础上,设立了烟草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实施基础研究后补助、高水平科技产出奖励、青年人才薪酬保障计划。先后建立起院-所-团队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撑。
开辟诸多新学科新领域。立足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烟草所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四个面向”“两个一流”建设目标,扎实推进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构建了以烟草农业为主体向生物合成、海洋农业、功能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拓展的新发展格局,在烟草生物合成、滨海盐碱地资源挖掘、智慧烟草农机装备研发、烟草功能成分高值化应用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推进研究所转型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国家队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离不开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当前,研究所的改革发展又站上了新的起点,诚邀各类人才齐聚青岛,携手奋进,共同谱写研究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根据研究所科技创新事业发展需要,现就我单位2023年度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需求
2023年研究所拟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2名,学科方向及岗位需求请下载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见附件1)。
二、条件要求
(一)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具有与研究学科方向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本研究领域发表过高水平SCI论文。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CPCI-S、SSCI或CSSCI收录学术研究论文至少1篇,或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至少2篇。
(三)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热爱科研,勤勉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有团队合作精神。
(四)年龄在35周岁以下。在职人员须全脱产来研究所工作。
三、在站待遇
(一)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15万元人民币(税前)。
(二)享受山东省青岛市博士后生活及住房补贴(每月每人7000 -13000元,最多可申领24个月)等政策性补贴;出站后6个月内在青岛办理就业手续且落户在青岛的博士后,可享受25-40万元安家补贴。
(三)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优农计划”,在工资待遇基础上,额外给予资助6-10万元/年,连续资助两年。
(四)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给予5万元奖金奖励,出站后择优留所工作,纳入研究所事业编制管理。
(五)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按国家及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
(六)在博士后期间争取到的科研立项、发表学术论文、编(译)专著、标准和获得专利、成果奖励等,按研究所有关规定兑现奖励。
(七)转接党(团)等组织关系,纳入研究所管理。
(八)本人户口可迁移落户青岛,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安置等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四、招收程序
(一)申请者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电子文档):
1.《博士后申请表》(式样见附件2);
2.博士学位证书或学校开具的能按期拿到博士学位的证明(加盖校级学术委员会公章或校级学位办章)扫描件;
3.申请者本人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
4.本人的博士导师和一名同行专家推荐信扫描件;
5.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和学术研究论文扫描件;
6.获奖科研成果、奖励证书和专利证书扫描件;
7.拟选课题研究框架思路;
另外,留学归国人员还要提交我国驻外使馆教育处提供的证明信扫描件;辞职人员/在职全脱产人员还要提供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证明/辞职证明/全脱产证明扫描件。
以上材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二)研究所对申请者电子邮件材料进行审查,确定符合面试条件的申请者,安排博士后招收面试,以电子邮件和电话方式,通知面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三)研究所在专家库中确定5名以上同行专家组成面试考核组,以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审核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择优确定初步招收人选。
(四)研究所组织初步招收人选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通过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办理进站申请手续。
(五)申请者网上进站申请通过审批后,与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签订协议,明确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工作目标、课题要求、在站工作期限、产权成果归属、违约处罚等,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进站手续。
五、其他事宜
(一)研究所全年受理申请材料。
(二)申请者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务必提供准确无误、联系其本人的E-mail地址、手机号码、固定电话等联系方式。在申请和审核过程中,如有变化请及时告知。
(三)如需了解研究所详细情况,请登陆http://tric.caas.cn。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经四路11号。
邮政编码:266101
联系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综合管理处。
联系人:张蔚蔚
电子邮箱:ycsbsh@163.com
联系电话:0532-88703809
传真号码:0532—88702056
附件:1.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2023年博士后招收计划表
2. 博士后申请表
(本公告有效期为2023.03-2023.12)